庐山游学团建小记
发布时间:2019-06-12 14:57:28

孟夏时节,公司组织优秀员工代表赴庐山游学团建。我们四十余人出发前组成“山水队”、“争先队”和“登峰队”在办公楼前合影留念后踏上了游学的行程。

 

游庐山之前,我们都拜读了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笔下雄奇的庐山;了解了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苏轼笔下富有诗情画意的庐山;我们也浅识了具有政治色彩的庐山;从伟人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,无限风光在险峰。我们也想到了极富哲理的庐山;从电影《庐山恋》里,我们也领略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庐山。到了2019年的夏天,我们才真正领略了庐山的无限风光。

我们乘坐旅游车,沿着银蛇般的盘山公路向上行驶,真是“跃上葱茏四百旋”,朝着对面望去,一座座山峰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绿衣仙女,盘绕在半山腰的迷雾就好像是他们的纱巾。水气缭绕的万顷山湖,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,它雄奇秀拔,云雾缭绕,悬崖飞瀑,幽谷流泉,山光水色,交相辉映,奇洞怪石,名胜古迹遍布,匡庐奇秀甲天下,庐山风光就以雄、奇、险、秀闻名于世。

 我们大巴到达了下榻的庐山大厦酒店,这座酒店建于1936年是原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旧址,虽然岁月沧桑但仍掩映不住当年这里的铿锵戎马。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“如琴湖”,水色山光,浑然一体,象一把巨大手提琴躺卧在两山之间,湖面上一座亭角倒影在水中,地上满是陆离的树影,斑驳可人,身旁潺潺的山溪,一路欢歌。触景生情,大诗人白居易的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写的就是这里,我们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咔嚓、咔嚓……”,留下美丽的景致。在如琴湖畔,我们三个分队的PK开始了,诗朗诵、讲笑话、歌曲联唱,一队下来一队上,评委忙碌着评分。接下来到花径,徜徉在大林路上,感受到的是湖光山色,风景如画,尤其是白居易雕像旁的草庐,这是在花径公园留下的美好印记。


 


 

    我们乘兴沿着一段长约一公里多的秀丽山谷游览,这是庐山又一著名景点锦绣谷。这里路盘松顶上,穿云破雾出。天风拂衣襟,飘渺一身轻。谷中千岩竞秀,一路景色,美不胜收。绝壑幽长的深崖,四围都是满目的奇峰秀峦孤峰兀立,峰脊高平,犹如刀砍斧斫,壁立千仞,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,委实令人瞠目结舌!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,覆盖着一个山洞就是颇为有名的仙人洞了,仙人洞高、深都是10米,幽深处有清泉下滴,洞中央供奉着一尊石像,这里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,传说他就是在这里修道成仙的,每当云雾缭绕之时,洞内就会仙气飘飘,令人神往。其实,是伟人毛泽东的天生一个仙人洞,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才是仙人洞名扬四海的真正原因。



 

     自芦林桥下沿谷道西行不远即可见三树凌空而立,三棵树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展现在眼前,宛如三把巨大的雨伞,浓蒙蔽日,绿浪海天,挡住炎炎夏日。三宝树是因三株特殊的古树而得名的,两棵柳杉,一棵银杏。因这三树在黄龙寺山门前,有“庙堂之宝”的称誉,故名“三宝树”。在“三宝树”下,我们三队进行了《我爱我的祖国》红歌PK比赛,“我歌唱每一座高山,我歌唱每一条河…我亲爱的祖国,你是大海永不干涸…”的优美旋律在空中回趟。


  


我们一路不觉到了一幢别墅前,在一块别致的石头上雕刻着美庐两个字。“美庐”别墅,石墙木构,两层建筑,明快简洁。这幢别墅是1934年,英国的巴莉女士赠送给宋美龄的礼物,后来一直是蒋介石夫妇的夏季避暑官邸。1948年8月,蒋介石因喜爱这里而特别命名为“美庐”。“美庐”既贴切了优美的环境,也暗合了蒋夫人的名字。当年在这里曾出炉过许多令世人瞩目的事件。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,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,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,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,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“调处”等等,这些都给小楼披上了扑朔迷离而又极为诱人的面纱。我们徜徉在这里,看着基本还原的物品陈设,想到了他们曾经有过的生活温馨与光灿,也想到了在这里演绎的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政治风云。 

 第一天行程结束,在我们进餐的饭店茶室,我们召开了一个座谈会,人人各抒己见,这是我们团建的重要内容。从庐山的自然和人文风光谈到企业的软硬件建设,从工作中的沟通配合说到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,从生产现场谈到技术创新,从产品质量说到人才培养,原来大家都在关心企业企业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。



 第二天早晨我们来到“牯岭镇”街上体验了庐山上的小吃,“牯岭镇”是庐山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,月牙弧形的山镇随山脊而建,石墙红瓦,屋舍俨然;街心公园里一头斜卧的石牛雕塑,鲜活欲动,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“牯岭”,镌刻在基座上;近旁曲径小道,憩亭昂然,茂林娇花,芳草萋萋,俨然一座美丽、别致的高山小城。街上到处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小车辆,林立的商家店铺里满是进进出出的人,而且车还在不断地进,人还在不断地涌。车来人往,熙熙攘攘,我们仿佛置身于天街云市中。 

第二天重要行程是游览三叠泉,早知道不到三叠泉,不算庐山客’”的说法。在去三叠泉的路上要经过一千四百多石阶,而且非常陡峭,仿佛是上下云梯之感,这也印证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”的道理,我们团队的四十余人都是有志者,都到达了终点并徒步返回。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,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,溪水分为三叠飞泻而下,因此而得名。三叠泉落差155米,每叠独具特色。一叠直泻而下,二叠弯曲入潭中,三叠凌空飞下,一片轰鸣,给人带来无比的震撼。立于泉下盘石仰观,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,上下争飞,气象万千,令人叹为观止。我们立于观瀑厅俯视三叠泉,见飞瀑水洒溅玉,帘垂素练,落入深谷。抬头望去,瓦蓝的天空衬着结洁白的云朵,茂密的树林中,三道瀑布像是从天而降,非常壮观,怪不得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,我们都有幸到了三叠泉,亲眼目睹了它的雄伟壮观的气势,亲耳聆听了它雷鸣般的声响,亲身体验了站在三叠泉下的感受,还拍下了团队合影留念的照片。



 

我们还来到了庐山会议旧址参观,这是在一个宽阔的平地上,在一簇簇松柏的护围中的一座造型别致的大礼堂,给人以精美大气又不失庄严之感,这是石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建筑,是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,开始叫庐山大礼堂,解放后改为庐山人民剧院,党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,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就是1959年召开的中央八届八中全会,也就是庐山会议,也就是因为这次非同寻常的政治斗争会议,使这座昔日的大礼堂人民剧院披上了别样的色彩,也更具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,因而改为庐山会议纪念馆,庐山也被称为政治名山。我们怀着好奇心进去观看,二楼悬挂着伟人毛泽东画像,摆放着当年开会时的排椅,但却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。 

庐山归来,受益匪浅。使我对庐山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升华。庐山还是一座集风景、文化、宗教、教育、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,庐山不仅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,更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,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壮美古迹景观华美人文景观誉满神州,我不由得慨叹:庐山既是山水名山、古迹名山,又是文化名山、政治名山。不,它是一部鸿篇巨著没人读透的大书。